激光焊锡设备选购指南2025-08-29
在电子制造朝着精密化、智能化发展的当下,激光焊锡设备已成为核心生产装备。但市场上设备品质参差不齐,企业若盲目选购,易出现焊接精度不足、炸锡频发等问题。这份选购指南将从核心性能、软件适配、模组兼容性三大维度,结合 ULiLASER 的技术优势,帮企业选对适配设备。
一、优先考察核心性能:精度与温控是关键
激光焊锡设备的核心性能直接决定焊接质量,选购时需重点关注焊接精度与温控稳定性两大指标。
焊接精度方面,需看设备的定位精度与送锡精度,尤其是处理 0.1mm 以下微型焊点时,精度不足会导致偏焊、漏焊。行业优质设备的定位精度应≤±0.005mm,送锡精度≤±0.01mm。ULiLASER 凭借闭环焊锡系统,通过实时反馈调节机械动作,将焊锡精度稳定控制在 ±0.01mm,搭配自研高精度送锡丝模组,即使焊接手机摄像头的 0.08mm 间距引脚,也能实现精准送锡,避免锡量偏差引发的焊点缺陷。
温控稳定性则关系到是否会出现炸锡。设备需具备动态温控能力,将焊点温度波动控制在 ±3℃内。ULiLASER 的线性温控系统表现突出,通过红外测温模块每秒 100 次采集温度数据,结合自研激光焊锡软件的算法补偿,能根据焊锡类型(如无铅锡膏、高温锡丝)自动调整激光功率,有效预防炸锡现象。某消费电子企业用其设备焊接热敏电阻后,炸锡不良率从 7% 降*** 0.3%,印证了温控技术的可靠性。
二、关注软件适配性:自研系统更具优势
激光焊锡软件是设备的 “大脑”,直接影响操作便捷性与工艺扩展性,选购时需避开 “第三方软件适配差” 的陷阱。
优质软件应具备三大功能:一是工艺库管理,支持存储 500 + 套参数模板,换型时一键调用,减少调试时间;二是数据追溯,自动记录焊点温度、功率等数据,满足行业追溯标准;三是灵活定制,可根据生产需求调整焊接流程。
ULiLASER 的自研激光焊锡软件***覆盖这些需求,不仅内置汽车电子、医疗设备等多领域工艺模板,还支持与 MES 系统对接,实现生产数据实时上传。更重要的是,软件能与设备硬件深度协同,例如在焊接新能源电池极耳时,可同步调控激光功率与送锡节奏,避免传统软件 “硬件脱节” 导致的工艺断层。
三、重视模组兼容性:自研模组拓展性更强
激光焊锡设备常需搭配视觉定位、在线检测等模组实现全流程自动化,选购时需确认设备的模组兼容性,避免出现 “设备与模组不匹配” 的问题。
优先选择能提供自研模组的品牌,因为自研模组与设备、软件的适配性更好,调试成本更低。ULiLASER 可提供全系列自研模组,如视觉定位模组(识别精度≤0.003mm)、在线检测模组(焊点缺陷识别率≥99.5%),且模组与设备、软件无缝联动。例如在车载雷达产线中,其视觉模组可精准定位芯片引脚,软件同步调整焊接参数,检测模组实时判定焊点质量,形成 “定位 - 焊接 - 检测” 闭环,无需额外配置第三方设备,大幅简化产线结构。
四、兼顾售后与案例:品牌实力是保障
除了产品本身,品牌的售后服务与行业案例也需纳入考量。售后服务方面,需确认品牌是否有全国服务网点,能否提供 48 小时内现场响应;行业案例则能验证设备的实际适配性,优先选择在目标领域有成熟应用的品牌。
ULiLASER 在全国设有 8 大服务网点,可提供从安装调试到运维培训的全周期服务,且在消费电子、汽车电子、医疗设备等领域有丰富案例 —— 华为用其设备焊接 5G 模块,宁德时代用于动力电池极耳焊接,舜宇光学则适配摄像头模组产线,这些案例充分证明了设备的行业适配性。
结语
企业选购激光焊锡设备,需围绕 “精度达标、温控稳定、软件自研、模组适配” 四大核心,避免被 “低价低质” 设备误导。ULiLASER 凭借闭环焊锡系统、线性温控系统、自研软件与模组的协同优势,为不同行业提供精准解决方案。建议企业选购前结合自身生产需求(如焊点尺寸、行业标准),优先考察具备核心技术与成熟案例的品牌,才能实现焊接质量与生产效率的双重提升。
根据《广告法》和工商部门指示,新广告法规定所有页面不得出现绝对性用词与功能性用词。由力自动化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全力支持并执行新广告法,已开展全面排查修改,并在此郑重说明,本网站所有的绝对性用词与功能性用词失效,不作为产品描述及公司介绍的依据。 若有修改遗漏,请联系反馈,我司将于第一时间修改,但我司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极限用词为由提出的索赔、投诉等要求。所有访问本公司网页的人员均视为同意并接受本声明。谢谢!